-
9月28日,“沙漠水城石榴红”媒体采风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正式启动。在为期两天的行程中,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深入中卫市基层一线,实地探访该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取得的丰硕成果,全景式展现了中卫以生动实践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崭新图景。
社区治理创新 小阵地构建民族团结大格局
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镇中山社区,这个拥有45年历史的老社区焕发着新活力。3200户8400余名各族居民在此和睦共居,其中134名少数民族居民与汉族邻居携手绘就多元文化交融画卷。社区创新推行“党建+民族团结”模式,建立7个居民小区党支部,发动168名各民族楼栋长、单元长,组建30余人的“红光党员”志愿服务队,去年累计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50余件。由闲置库房改造的“悦邻健身房”“石榴籽服务专窗”“老街坊议事厅”等平台,成为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温馨载体,已办结互助事项300余件,解决居民关切问题150余件。
未来社区试点 打造互嵌式社区新样板
同属滨河镇的新河社区,作为成立仅四年的多民族互嵌式新型城市社区,探索出“榴铸同心一家亲”的创新路径。社区现有3385户10155人,包含回、苗、蒙古、壮等多个民族的305名少数民族居民。通过组建“石榴籽巡逻队”“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队”举办“红色记忆分享会”等举措,使民族团结教育跨越年龄与民族界限。社区更将团结工作与民生服务精准对接,联合妇联打造“馨语手工编织创业坊”,助力困难失业妇女及宝妈“指尖创业”,已开展培训14期,累计创收6万余元。
智慧税务服务 “税务蓝”赋能“石榴红”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通过智慧税务建设,实现从“窗口主导”到“分区受理”的转型升级,人工窗口精简优化后,平均等候与办理时长显著缩短。针对偏远民族聚居区纳税人办税不便的难题,税务局组建“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开展上门辅导,手把手教学手机办税,2025年征纳互动服务接通率超95.1%,切实推动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跨越。
教育浸润传承 铸牢意识从娃娃抓起
中宁县第五小学将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创建“凝心聚力 向阳而生”品牌。学校推广“三联一帮扶”帮教模式,通过党员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班主任与少数民族学生、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三层次“结对子”,让77名少数民族学生感受温暖。掐丝沙画、非遗“黄羊钱鞭”展演、蒿子面制作等实践活动,以及思政大讲堂、主题班队会等,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红色基因与文明实践 厚植民族团结沃土
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恩和镇沙滩村张子华烈士纪念馆,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持续滋养着民族团结的土壤。这座被誉为“宁夏革命摇篮”的村庄,其红色历史为当地民族团结工作注入深厚底蕴。此外,宁安镇红苑社区等全国文明单位,通过构建“四共”机制,打造“红色庭院”“石榴籽小院”等融合空间,依托网格化管理和“石榴籽普法组”“调解队”,使社区治理更有温度,文化润疆凝聚深情。
“沙戈荒”基地绿色发展携手民族团结共促繁荣
宁夏中卫市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是我国首个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双批复”的沙戈荒能源大基地,也是“宁电入湘”特高压输电通道的重点配套工程。率先建设的中卫光伏300万千瓦项目雄踞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占地约8.8万亩,蔚为壮观的640余万块光伏板正将昔日荒漠变为“蓝色能源海”。中卫市绿色发展、重大项目落地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广阔平台和共同奋斗目标。新能源基地的建设,不仅带来了清洁电力,也创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生态环境,惠及当地各族群众,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和情感基础。
宁夏中卫市将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社区到机关,从校园到红色教育基地,中卫市正用一个个创新实践,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沙漠水城常开长盛,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卫力量。
来源:中卫市委宣传部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