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双重战略加持下,宁夏中卫市2025年重大项目规划日前全面落地。全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353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涵盖新能源、交通物流、文旅融合、民生保障四大领域,以“四梁八柱”式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新能源产业:千亿级基地领跑“沙戈荒”开发
作为国家“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核心区,中卫市2025年将加速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工程。宁夏电投永利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已获核准,配套建设3座330kV升压站,总投资6.14亿元。该项目采用“光伏+治沙”模式,预计年发电量超40亿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同时,龙源沙坡头区150万千瓦风电项目、中卫迎水桥350MW风光同场项目(含87MW风电和263MW光伏)等23个新能源项目同步推进,年内新能源装机规模将突破1800万千瓦,外送并网率达90%以上。
在储能领域,鑫华、善能等7个储能电站项目加速落地,牛首山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储能规模将达240万千瓦。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同步发力,宁夏至湖南800千伏输变电工程、天都山750千伏变电站等8个电网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格局,成为西电东送重要枢纽。
二、交通物流:立体网络重塑区域枢纽能级
2025年,中卫市以“强枢纽、畅通道、促产业”为目标,统筹推进12个口岸物流项目,总投资52亿元。其中,嘉里物流(宁夏)陆港打造多式联运枢纽,中卫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突破“最后一公里”运输瓶颈,宁夏中卫综合应急储配煤中心(一期)增强能源战略储备。储备项目中,沙坡头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将提升航空运输承载能力,中卫火车站改扩建工程优化客运服务体验。
在交通基建领域,国道338线黑山峡黄河大桥预计2025年完工,这座1539米长的斜拉桥将成为中卫新地标,完善西北公路网络。宝中铁路安国镇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工程启动征地,项目建成后货运能力提升40%,助力区域产业协同。普通国省道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覆盖G109、G338等13处路段,施划标线3570平方米,增设护栏28911米,全面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三、文旅融合:国际沙漠旅游目的地再升级
依托大漠黄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卫市2025年计划实施15个文旅项目,总投资22.43亿元。沙坡头景区室内冰雪乐园项目投资2.33亿元,建设10800平方米滑雪场,打破冬季旅游瓶颈。梭梭酒店、沙海方舟亲子沙漠酒店等高端度假设施加速推进,其中梭梭酒店以沙漠植物为设计灵感,150间客房实现“户户见沙海”。黄河宿集二期启动,将引入国际品牌购物区,打造“一站式”消费体验。
在业态创新方面,“青春漠漠搭”沙漠营地文化旅游消费季、全国大学生沙漠挑战赛等50项活动密集开展,推动“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深度融合。数字文旅同步发力,百度、腾讯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落地,算力规模突破21万PFLOPS,为智慧旅游提供技术支撑。
四、民生保障:27项实事筑牢幸福底线
2025年,中卫市实施10件民生实事,涵盖教育、医疗、就业等27项内容,总投资19.56亿元。教育领域,新建中卫市第十四小学、海原县第九小学等9个项目,新增学位2520个;宁夏装备制造学院和数字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启动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升级。医疗方面,沙坡头区人民医院建成投运,市妇幼保健院能力提升项目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达标率达87%以上。
就业保障方面,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亿元,培育创业实体2000个,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公益性岗位9100个,确保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住房领域,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54套,解决新市民住房难题;新建农村“邻里互助”老年助餐点10个,发放养老服务补贴惠及5000名老年人。
五、战略定位:“一带一路”枢纽能级跃升
作为国家功能型流通支点城市,中卫市2025年将深化“一带两廊”交通物流布局。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预计年货运量突破150万吨。包兰铁路银川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工程启动,设计时速160公里,将缩短与京津冀、长三角的时空距离。同时,沙坡头机场加密至杭州、昆明等航线,旅客吞吐量目标突破30万人次,航空货运量达1000吨。
结语
2025年中卫市重大项目规划以“四梁八柱”为框架,既立足当前稳增长,又着眼长远谋转型。随着新能源基地、交通枢纽、文旅IP、民生工程的全面落地,这座沙漠水城正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加速蜕变,为西部大开发形成新的增长极提供“中卫方案”。
举报